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栏 > 正文
关于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
2017年03月15日 09:09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以“TRIZ”理论推广应用为载体,引导更广泛社会资源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创新方法研究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研究决定,将于2017年3月-2017年5月在哈尔滨举办第五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

本次大赛由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黑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具体承办。

一、大赛目的

(一)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三)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二、大赛主题

创新无处不在 创业成就未来

三、参赛对象及作品分类

(一)参赛对象

学生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者;

指导教师组: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开设创新方法(涵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类创新方法在内)相关课程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发活动的教师。

(二)参赛作品分类

学生组:分为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意设计类、创业类等四大分类。

指导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四、参赛条件

(一)报名要求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和创意设计类报名要求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由学校有关负责部门统一组织推荐报名参赛,指定一名教师作为联络员,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和创意设计类的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2、创业类报名要求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者。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高校进行统一推荐,如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原高校不能提供推荐手续的,可直接联系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进行报名并审核推荐(联系人:吴永志,联系电话:0451-51920606,邮箱:TRIZ53623302@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600号科技大厦625室,邮编:150028)。创业类参赛项目团队需经过20学时以上的TRIZ理论培训。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TRIZ”指导教师1人。

3、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报名要求

参赛对象为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开设创新方法(涵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类创新方法在内)相关课程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发活动的教师。由权龙哲统一组织推荐报名参赛,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原则上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可推荐3名教师参赛,未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可推荐1名教师参赛。

(二)作品要求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和创意设计类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构思巧妙,具有较强创新性、新颖性,原创性。

参赛作品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参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创业类作品要求

参赛团队应结合团队自身经营的项目或产品情况,运用TRIZ理论工具进行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

参赛作品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赛作品应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具备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项目要求

参赛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开展过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并产生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专利、教改项目等)。

参赛教师需指导过大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规格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的实物样机或模型体积原则上不超过2立方米且最长尺寸不超过2米。

(四)提交要求

1、学生组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实物作品运送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用户使用报告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2、教师组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教师需结合自身指导大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经历,撰写创新方法教学及应用模式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参赛项目应提供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佐证材料(如论文、论著、专利、教改项目等相关佐证);进入决赛作品需进行8分钟的PPT展示。

注:所有类别参赛作品提交的申报书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五、奖项设置

发明制作类

“发明制作组特等奖”3名,颁发获奖奖杯、证书;

“发明制作组一等奖”12名,颁发获奖证书;

“发明制作组二等奖”45名,颁发获奖证书;

“发明制作组三等奖”90名,颁发获奖证书;

工艺改进类

“工艺改进组特等奖”1名,颁发获奖奖杯、证书;

“工艺改进组一等奖”4名,颁发获奖证书;

“工艺改进组二等奖”15名,颁发获奖证书;

“工艺改进组三等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意设计类

“创意设计组特等奖”1名,颁发获奖奖杯、证书;

“创意设计组一等奖”4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意设计组二等奖”15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意设计组三等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业类

“创业类特等奖”1名,颁发获奖奖杯、证书;

“创业类一等奖”4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业类二等奖”15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业类三等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

指导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创新方法教学成果优秀奖” 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其他奖项

“优胜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创新成果转化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组织单位奖”若干名,颁发获奖奖牌;

“优秀组织工作者”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

补充说明

申报作品数量不足设置奖项数量150%以上时,组委会有权对获奖作品名额进行相应调整。

六、大赛流程

(一)申报阶段(2017年2月25日—2017年3月20日)

3月20日前各参赛队伍提交第五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作品申报书(纸件一式两份)到创客空间402室机电创新研究中心,同时将电子版申报书及汇总表发送到指定邮箱。

(二)初评阶段(2017年3月31日-4月20日)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函审后,评选出进入决赛作品,并在大赛网站(www.triz.gov.cn)进行公布。

(三)网上展示阶段(2017年4月20日-5月12日)

网上展示作品简介,进行成果转化推介。

(四)决赛阶段(2017年5月13日-5月14日)

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评选出优秀作品,现场颁奖,并在大赛网站公布。

七、决赛地点

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

八、东北农业大学报名时间、地点与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2017年3月22日前

报名地点:东北农业大学创客空间402机电创新研究中心

E-mail:MRZCB81@163.com(邮件题目中须注明参赛队伍)

QQ群号:617902674

联系人:张传彬

联系电话:13100806729

教务处      

工程学院      

2017年 3月 15 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农业大学校团委  |  地址:中国 哈尔滨 长江路600号   |  电话:+86-451-55190114   |   邮编:150030   |   邮箱:neaux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