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成效和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努力将学校的科研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经研究决定,设立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
一、总体定位
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旨在为专业教师及科研团队指导在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有效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与专业技术提供基础保障,为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做好培训指导,为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作品的孵化提供平台,是学校利用科研带动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二、主要职能
(一)为全校同学提供从事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学术研究场地、设备支持及专业技术指导。
(二)为我校各学科科研团队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是学校培养未来杰出科研人才的重要蓄水池。
(三)为参加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的同学提供专业教师指导及培训,是科技创新竞赛中优秀作品的重要孵化基地。
(四)为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的场地、设备及基本经费支持,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三、申报主体
(一)我校所有关心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研究人员等。
(二)以学院、科研团队等集体,或以教师个人名义申报。
四、申报条件
(一)场地条件:需配备固定场地,以申报人现有的教学、科研场地为主,条件成熟的也可以使用校外科研基地、实验室等。场地面积一般要求不小于30㎡,并有专门的成果展示空间。
(二)人员条件:需有固定的科研团队或长期热心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同时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培训指导、日常联系、活动组织、资料整理、信息上报等工作。
(三)设备条件:按照实际需求,配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必须的相关仪器设备及电脑、家具等基本办公条件。
(四)依托条件:每个工作室需固定指导校内高水平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工作,或以若干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如“挑战杯”竞赛)作为依托。
五、创建规划
(一)首批创建10个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创建期两年,基本实现对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覆盖。
(二)力争培育若干个优秀工作室,涌现一批突出的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及学生个人典型。
六、创建经费
(一)对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进行资助。工作室成立当年,一次性投入经费5000元至10000元,用于建立统一标识及购买相关图书资料、印刷相关材料、试验材料;创建期两年中,结合工作室运营情况,给予适当经费资助,用于支持工作室的设备维修及耗材、论文发表等费用。
(二)创建期内,工作室所属学生团队申请国家级、校级SIPT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计划立项将予以优先资助。鼓励工作室所在学院给予适当经费配套,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三)鼓励申报人(团队)利用自身科研经费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两年创建期结束后,根据工作室运营情况及工作成效,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七、申报流程
(一)5月14日前,申报个人(团队)填写《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经申报负责人签字后,将申报表纸介版(一式三份)和电子版交至学院团委。学院团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评后,将相关材料上报校团委。
(二)5月30日前,学校根据申报个人(团队)的实际情况,对工作室场地和软硬件设施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召开评审会,择优、分批授予创建资格。
八、评估管理
学校为所有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提供统一标识,并定期组织评估,适时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两年创建期完成后,组织终评,对成效突出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九、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立全 高鹏
联系电话:55191730 55190036
附件:东北农业大学SIPT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申报表
大学生SIPT计划管理办公室
共青团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