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落实共青团中央、团省委面向青年常态化开展理论宣传工作要求,《校园文化快车》特开设“初心”讲坛,以“初心”“使命”为主题,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共青团史系列宣讲活动。
9月3日,首期校园文化快车“初心”讲坛特邀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李四光纪念馆高级顾问、馆长特别助理邹宗平女士,作题为《李四光入党的故事》主题报告。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宁方刚,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陶福胜,黑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臧晓敏,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宏坤、中国科协科普服务处处长王松光,省科协科普部部长刘洪辉以及近500名研究生、本科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讲座前,现场观众共同观看了李四光的视频介绍,进一步了解作为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李四光的生平事迹。
讲座中,邹宗平为现场观众讲述了外祖父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为了国家富强,李四光先生两次改变研究方向,从造船学到采矿再到地质,激励他始终坚持的是孙中山先生送给他的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随后她同大家分享了李四光先生英勇无畏的救国事迹,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她说:“李四光先生古稀之年才找到‘归宿’——中国共产党,在这之前很久,他都没有提出过入党的想法,却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直至1957年经历一番思索才正式提出加入共产党。得到批准后,他以70岁的高龄奋斗在地质科学战线上,将自己全部智慧和力量献给党、献给人民。”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邹宗平进行了热情互动,就李四光先生的科研、生活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邹宗平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了。她说:“研究地质就是要研究地球,和研究农业一样十分重要,想要知道铁矿的位置,要不断地做很多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许多新的事情,对生活十分有意义,所以做科学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到极致。”
随后,学生代表为邹宗平献上鲜花,表达了同学们对科学家事迹的崇高敬意。
论坛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马宏坤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他说,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聆听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也引发了我少年和青年时期无限的回忆。在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从而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激发了全国人民极大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了我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家的少年情怀。今天,邹老师的报告让我们东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更加深刻体会科学家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深刻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意志和决心,更加坚定为东农发展建功立业的信心。我们这次报告会的目的,就是要上好新学期第一课,让同学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理解当代知识分子的初心和使命,从而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找准自己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历史大业中的位置。加满油,再出发!